累计投入交通项目资金10.59亿元;电网投资6.13亿元;风力发电装机规模达42.2万千瓦……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十三五”以来,兴国县不断加大道路交通、城乡电网、新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基础设施建设的攻坚,使兴国发展条件进一步优化,人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绿色崛起有了更坚实的基础。
近日,一次到南昌出差,刷新了客商王先生对兴国交通的印象:早上7时55分从兴国西高铁站出发,上午10时到达南昌,下午参会洽谈,晚上又乘高铁返回。“真是太方便了,以前去南昌谈生意,至少要算到两天的时间来。”王先生感叹道。
王先生的出行感受是兴国交通发展的生动缩影。短短几年时间,兴国的交通格局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昌赣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兴国正式迈入“高铁时代”,从兴国去南昌、杭州、上海、成都、厦门,都可通过高速铁路快速直达。
要致富,先修路。兴国县始终高度重视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积极谋划,全力以赴建设纵贯南北、横穿东西的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昌赣高铁、泉南高速、兴赣高速先后建成通车,兴泉铁路、兴赣高速北延建设如火如荼,瑞兴于快速交通走廊、G356兴国段改造加快推进,“四纵四横”交通大网络初步成型,国道总里程达到153.55公里,省道总里程达到152.656公里。兴国作为赣州北部的综合交通枢纽,连南贯北、承东启西、客货兼备、通江达海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外通”还要“内活”。近年来,兴国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指示精神,始终把加快农村路网建设作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极力争取政策支持,多方筹措资金,保障“四好农村路”的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实现了由通达向通畅的质的转变。据统计,2016年以来,兴国县累计投入交通项目资金10.59亿元,全力实施农村公路项目2706个,完成自然村通水泥路1595公里,改造危桥189座,维修拓宽路面736公里,实现了所有25户以上自然村及村民小组通水泥路,所有行政村通客车。兴国农村公路正在从“乡乡通”“村村通”向“组组通”“户户通”拓展推进。同时,该县按照”畅、美、舒、安“的要求,同步推进生态美丽文明示范路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大力开展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为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和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过去,兴国县不少边远乡村电力基础设施落后。因为电压不稳,很多村民家用电器成了摆设,村民们尝尽了低电压的苦头。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为进一步解决兴国县电网存在的实际问题,兴国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与国网赣州供电公司签订了《关于共同推进兴国县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合作协议》,明确了目标,落实了责任,确保农村电网改造工程落地实施。为保证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质效,该县科学编制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规划,将农村电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新型城镇化等规划统筹衔接,通过强化部门联动、政企联动、干群联动、凝聚农业、水利、电力等单位的合力,确保项目实施贴近实际,高效推进,形成农网改造建设的强大合力。
据统计,2012年至2019年,兴国县累计下达电网投资6.13亿元用于农网改造。目前,该县共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4座、35千伏变电站12座。城区N-1通过率由10.24%提升至75.38%, 供电可靠率由88.34%提升至98.28%,电压合格率由89.22%提升至99.64%。
“近几年的电网改造,为兴国县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保障,促进了乡村振兴,办好了民生实事,提升了幸福指数。”国网江西兴国县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初夏,走进兴国县茶园乡十八排风电场,银白色叶片正在旋转,将迎面而来的山风转化为电能,这是近年来兴国县依托当地风能资源打造的“风电长廊”。
近年来,兴国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能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风力发电项目,不断壮大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该县即将建成17.6万千瓦大水山风电场、10.2万千瓦莲花山风电场以及6万千瓦云峰嶂风电场,三个风电场预计今年底将全部投产运营,并网发电后,年发电量达到6.5亿千瓦时,将为该县提供近亿元的税收收入。
追“风”逐“日”,为发展注入“绿色”动能。在做好风力发电的同时,兴国县还加大光伏扶贫电站建设力度,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该县制定出台实施方案,筹措资金近2亿元,在全县304个行政村安装了75至100千瓦不等的光伏扶贫电站,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注入了“绿色”动能。在强化运维管理上,该县建立了“主管部门+运维企业(智慧平台)+建设方+乡村光伏监管员”的运维管理体系,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明确解决责任,及时派单处理。目前,该县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总安装容量达29兆瓦,并网至2019年度总计发电4622.95万千瓦时,获得光伏电费收益1915.28万元;已纳入国家补助村级电站容量11720千瓦,获得光伏补贴收益1629.71万元,全县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总计获得光伏收益3544.99万元。其中,2019年全县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全年总计发电2812.07万千瓦时,全年总计获得光伏收益1832.15万元。平均每个村级光伏电站年收益近7万元,光伏扶贫电站给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持续稳定的收益,为全县高质量脱贫摘帽发挥了重要作用。
风电及光伏产业的绿色崛起是兴国县大力发展新能源的生动缩影。《若干意见》实施以来,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该县大力推进能源项目建设,不断完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清洁能源发展、天然气管网设施建设、充电桩建设等取得了历史性突破: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从无到有;兴国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核准批复,正在开工建设;西气东输三线途经兴国并于2016年正式通气,省天然气管网已完工,对接门站正在紧张建设,正式接通西气东输三线气源后,将进一步降低终端用气价格。
能源供应总量全面上升,也促进了兴国县能源消费结构的有效优化。在兴国县2019年能源消费总量中,全社会用电量由2012年的5.16亿千瓦时增加到8.67亿千瓦时,天然气消费量由2012年的107万立方米增加到294万立方米,分别比2012年增长68.02%、174.77%。电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进一步提升,煤和油的比重有所下降,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