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走进兴国 > 兴国文化 > 历史渊源

你所不知道的兴国(六十): 百年风雨红军桥

来源:兴国发布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3-02-15 09:16:23

“兴国发布”公众号将对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刊发——《你所不知道的兴国》专栏内容进行持续全文转发。

今天请看第六十篇:百年风雨红军桥

桥因水而生,水因桥而灵。在兴国城东,母亲河潋江绕城而过,而县城与隔河对岸的武塘村之间,有一座木桥横跨江岸,宛如一道七彩霓虹……这,就是人们记忆中兴国县城的标志性建筑“红军桥”。

红军桥原名叫“武塘桥”,是一座极富客家乡土气息的木桥,它是河东片的长冈、鼎龙一带进城的必经之路。旧时的武塘桥由一块块木条拼接、延伸而成,站在桥面上,望着湍急的江水,脚下晃晃悠悠,桥板嘎吱作响,就如同悬崖峭壁上一条令人胆颤心惊的羊肠小道,让人头晕目眩。

1928年底,兴国工农武装举行了著名的“兴国暴动”,随即,国民党反动派张与仁师展开了疯狂的反扑。从1929至1930年前后,兴国县城在红白两军间几度易手,形成一种你来我往的“拉锯战”。而红军游击队始终牢牢掌控着潋江对岸的武塘、榔木、长冈岭一带,于是,武塘桥就成为敌我双方激烈争夺的战略要冲之地。这一块块拼接而成的桥板,却成了红军游击队收放自由、克敌致胜的法宝:敌人来了,桥板一端;我军要进攻县城,桥板往桥墩上一放,可进可退。所以,老百姓便把武塘桥亲切地称之为“红军桥”。坊间传说,当年红军游击队经常利用木桥连通两岸的便利条件,进城剌探情报,时不时袭扰城里的白军。待白军追出城时,游击队早已收起桥板,从容地到达了河对岸的武塘,故意半隐身在甘蔗林中,拍巴拍掌,对着县城的白狗子挑衅似地喊叫着:来呀,有本事,你们过来抓我呀!有的则即兴唱起了山歌:哇声白狗你蛮嚣,当得一只大草包;你敢同我演本事,红军桥下命难逃……一片哄笑声中,气得县城对岸的白狗子哇哇直叫。然而,面对湍急的河水,却又无可奈何,只得胡乱朝天开几枪了事。全县赤化后,红军桥成为红军运送军需物资、老百姓发展经济和进行商品交易的重要通道。长冈、榔木一带的红色政权,还在红军桥头,建起了岗哨亭,成为了儿童团、赤卫队查验路条、严防奸细的桥头堡。据说,当年毛泽东作长冈乡调查时,就曾经在武塘桥头经历过长冈乡儿童团查验路条的严格盘查呢。

而最为撼人心魄的,当数1933年的“红五月”。在那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里,“扩大百万铁红军”的口号声气壮山河,武塘桥头,红色歌台高高耸立;“哎呀嘞”的歌声中,一批又一批的青壮年,雄赳赳,气昂昂,跨过武塘桥,汇入到红军的钢铁洪流中,演绎出“一首山歌三个师”震古烁今的壮丽篇章。而长征前夕,红一、三、五、八军团众多的红军将士,也是从这里跨过潋江,踏上了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程。武塘桥,也就成了红色英雄史诗最生动、最有力的历史见证。

斗转星移,岁月悠悠。武塘桥虽先后多次维修,但始终保持着丁字型木质结构的原貌。1982年间,县交通部门决定在原武塘桥桥址下游约40米的地方,新建一座双曲拱式钢筋混凝土大桥。为了纪念在扩红运动中组建的“兴国模范师”和大批参加“工人师”和“少共国际师”的红军战士跨过此桥开赴战斗前线,兴国县委、县政府决定将此桥正式命名为“红军桥”。由此,历经百年风雨沧桑的“红军桥”,与时代同歌同步,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来,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2021年间,县委、县政府再次斥资1.2亿,兴建一座主线长277米、宽25米、双向四车道的现代公路大桥。2023年元旦那天,红军桥上披红挂彩,鼓乐喧天,十里八乡闻讯而来的村民喜气洋洋,和县四套班子成员一起,举行了隆重的通车仪式。随着彩车车轮的滚动,红军桥再次以靓丽的姿容展现在世人面前,讴歌着新时期“模范兴国”的盛世华章。

一座红军桥,已然成为兴国县城一张独特的“名片”。它见证着兴国古城百年沧桑风云,讴歌着兴国城市建设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红军桥虽然已经拆除,然而,这种用红军精神锻铸、凝结而成的家国情怀,已然奔涌在“模范兴国”英雄儿女的血脉里,融汇进革命传人的灵魂之中。这种用“红军精神”所架构的金桥,永远是我们通往胜利彼岸的通天大道。

相关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官方微信
关注·政务微信
手机网站
扫描访问手机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