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走进兴国 > 兴国文化 > 历史渊源

你所不知道的兴国(三十八):刘启耀,腰缠万贯的讨米人

来源:兴国发布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2-06-28 09:02:36

“兴国发布”公众号将对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刊发——《你所不知道的兴国》专栏内容进行持续全文转发。

今天请看第三十八篇:刘启耀,腰缠万贯的讨米人

2019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工作时,动情地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背着金条乞讨数年,历尽千辛万苦寻找党组织继续干革命,不动用分毫党的经费。”

刘启耀是兴国县龙口镇睦埠村人,1899年出生,原名启瑶,入党时文书误写作启耀。他参加革命后,自学文化,很快掌握了读写知识。红色教育家瞿秋白来到苏区时,听说江西省苏主席是一个文盲,曾经专门去试探他。瞿秋白后来在狱中著文感叹地说:“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他是一个长工,20多岁还是一字不识的,然而三年的苏维埃革命中,他努力学习,甚至晚上不睡觉……在1934年8月间,我见着他的时间,他已经能够看懂《红色中华》报,已经能够指导一个省政府的工作。”

刘启耀参加革命后,先后担任中共兴国县委交通员、睦埠乡苏维埃政府主席、江西省工联主席等职,1933年12月当选为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他从兴国睦埠家中背着米,要去驻宁都县七里村的省苏政府上任,妻子谢招娇很奇怪地问:“过去你去给地主家当船工头,有饭吃有钱赚,现在你翻身当了省主席了,不但没有工钱,怎么连饭都赚不到吃了?”刘启耀耐心地跟老婆解释:“共产党的官,不是为自己谋利,而是为人民谋利益”的道理,赢得了老婆的支持。后来由于战争形势日益紧张,刘启耀无暇回家背米。谢招娇挂念丈夫,挑了两袋米去宁都探望丈夫,进门嗔怪说:“老公老公,饭要我供。”刘启耀起身接过担子,笑呵呵地回答说:“革命成功,吃穿不穷。”苏区《红色中华》报社记者采访刘启耀,问他自带伙食来办公要到什么时候?他坚定地说:“我从五月份起,每月都自带伙食,一直到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为止!”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刘启耀率领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机关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1月初,中共江西省委、省苏政府与军区机关,在宁都县小布镇树陂村决定三路突围。刘启耀在突围战斗中负伤。战友背着他的公文包继续冲锋,中弹牺牲,敌人发现刘启耀的公文包,宣布了他的“死亡”消息。

事实上,刘启耀在群众的救援下,离开战场养伤,后在江西遂川、万安、泰和一带,假名讨米,走村串户,寻找流落他乡的苏区干部,把大家重新组织起来,1937年初重建了中共江西临时省委。

中共江西临时省委成立后,大家都为省委机关今后的办公经费发愁,刘启耀从他破衣烂衫里,掏出十三根金条放在桌子上。他看着惊呆的战友们说:“这是我突围时负责保管的党的经费,我两年乞讨,不敢动用,现在归省委支配。”战友们都知道刘启耀讨米两年,行程数千公里,但不知道他竟是腰缠万贯的讨米人。

江西苏区敌后斗争迅速地开展起来,一批批战友被秘密送往延安和新四军,刘启耀在敌后的秘密斗争中先后三次被捕入狱。1946年1月,刘启耀从狱中释放,回到秘密联络站“赣宁旅泰同乡会”。在门前,身患重病的刘启耀仰望着延安方向,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刘启耀烈士的感人事迹,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为“党的政治本色”。

相关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官方微信
关注·政务微信
手机网站
扫描访问手机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