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推介】
县委八大办以“四个专班”抓项目强攻“双过半”
今年以来,县委八大办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进位赶超的“第一引擎”,建专班、赛进度、保要素、强督导,以项目建设之“进”保经济大盘之“稳”,以蹄疾之势奋力强攻“双过半”。
配强项目蹲点专班,把现场变赛场。对全县157个“八大行动”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个蹲点专班”,每个专班由2-3名懂项目、善统筹、作风硬的干部组成,由有经验、有干劲的科级党员干部作为班长,蹲点主抓工期调度、要素保障、安全质量等,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整改在一线推动、工作在一线落实”。实行半月评“红黑榜”、每季评“奔牛、蜗牛奖”,以进度论英雄、评实绩、排座次,把施工现场变成攻坚克难的赛场、检阅能力的考场、锤炼作风的战场。1-4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16.5%、列全市第4;总投资4000万元的县医疗应急能力提升项目仅30天完工投入使用;富视兴电子提前7个月竣工试生产。
健全要素保障专班,把堵点变亮点。攻坚项目用地、杆线迁移、手续办理等节点堵点,建立自然资源局、供电公司、行政审批局等12个单位分管领导定期联席会议机制,选优配强要素保障专班,化被动为主动,依据项目时序进度对要素保障问题同步倒排工期,提前打通要素制约节点。通过争取用地指标、加快土地调规,1个月内解决了19个重点项目的用地难题;仅用20天完成经济开发区南区扩区132栋房屋征收;仅用1个多月时间,完成了16个项目的杆线管网迁移。大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工程建设项目实现“一站式”审批,审批流程和时间压减明显,全面打响“兴速办”品牌。
组建争资争项专班,把被动变主动。充分发挥县发改委、财政局、城投公司等部门资金筹措牵头抓总作用,围绕全年60亿元争资目标,组建工作专班,深挖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乡村建设行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等政策富矿,瞄准全国稳住经济大盘6方面33条政策措施,高频高效对接,主动“跑部进厅”,已累计争取中央预算内等各类资金45.29亿元。通过“投资人+EPC”、PPP模式,巧借资本市场力量,拓宽投融资渠道。县城控集团申请发行3亿美元境外债获国家发改委批复;采用“投、融、建”模式,与江西省公路投资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实施总投资36.1亿元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顺利推进。
用好督查督办专班,把压力变动力。建立健全项目调度推进、交办督办、跟踪问效、督查考核工作体系,成立项目推进专项督查组4个,创新“4+3+2”督查机制,即每个督查组安排县委八大行动办干部4人、各专项行动办干部3人,负责常态督查2个专项工作,探索“倒排工期承诺+节点督查通报”工作法,定期、不定期开展实地督查,发现和解决项目建设存在的各类问题。今年以来,已下发督查通报18期、督办单97次。
县农业农村局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县农业农村局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决策部署,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强化推进落实,农业产业发展扎实有力、进展顺利。
落实政策资金扶持。围绕“135”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布局,集中资源,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1620万元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加快补齐加工、冷链、仓储等短板,逐步完善农业产业体系。保持过渡期内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出台种粮补贴、芦笋奖补等惠农政策,激励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发展。大力宣传落实蔬菜、水稻、生猪、烟叶、灰鹅等农业保险政策,做到应保尽保,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强后盾。同时,强化“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政策落实,今年已发放贷款599户9150万元,为产业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
完善产业帮扶机制。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联农带农发展模式,切实发挥农业产业带动群众增收效益。全县建成农业产业帮扶基地540个,联结带动脱贫户5564户持续稳定增收。持续壮大带贫益贫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市级以上带农益农龙头企业5家,联结带动脱贫户82户;培育带农益农合作社101个,联结带动脱贫户808户;培育带农益农家庭农场12个,联结带动脱贫户70户。
拓展品牌市场营销。充分利用丰富的富硒土壤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全面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全域打造农业生产和产品两个“三品一标”样板,累计认证富硒农产品达78个,认定富硒示范基地13个。同时,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供应链,4个农业基地的6个单品成功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县财政局严把“三关”加强工程项目监督
近年来,县财政局围绕廉洁兴国建设目标,创新举措,扎牢制度笼子,将监督建在日常、融入业务,严把“三关”加强政府性投资工程项目领域监督。
项目管理严把“入口+出口”关。坚决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原则,对列入政府年度投资计划的重点工程项目必须从财政、发改项目库中有明确资金来源和建立资金平衡方案的项目中遴选,无资金来源和未建立资金平衡方案的项目一律不实施。建立“红黑榜”通报机制,加快项目推进,不定期召开专项债券项目调度会,下发督办单、专项债券项目“红黑榜”评选结果通报等方式,加快专项债券资金的支付进度。
绩效评价严把“全覆盖+重点评”关。按照“执行完、有评价”原则,2021年全县66个部门项目绩效实现评价自评全覆盖,自评率100%。同时,抽取13个部门14个项目进行了重点评价,评价资金2.72亿元,同比增长0.55亿元,增长25.3%。对2021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控经费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核减该项目经费预算0.18亿元。2021年全省绩效考核得分98分。
财政评审严把“分离+回避”关。整合预结算评审人员力量,修定项目评审议事规则,以制度化明确评审流程及议事规则,实行评审例会制、不碰面初稿制、预结算分离制及评审回避制。对400万以上设立两个或以上主审、副主审,主审人员负责全流程跟踪评审环节各个阶段,评审初稿意见及需要反馈讨论的问题,均需提交至具有造价师资质人员组成的议事小组集体讨论并提出处理意见,如存在重大问题则提交至领导小组综合研判,将预防和化解廉政风险的主动性靠前,切实做到监督防控与业务管理相结合。
【工作简讯】
我县设立人才发展基金。近日,我县正式出台《兴国县人才发展基金设立和运行方案》,用真金白银和真情实意、灵活多样的制度支持人才引进,充分发挥基金涵养人才发展“蓄水池”作用。据悉,县财政每年拨付500万元经费,并根据财政收入情况逐年增加,同时整合国家、省、市财政专项资金拨款,以及国内外各类机构、团体、单位和个人的赞助或捐款,不断壮大人才发展基金池。
【问政动态】
我县网民古先生向赣州市“五型”政府建设扩大社会参与加强社会监督平台(赣南日报社问政赣州平台)反映,在兴国县种子管理站家属区楼下的烤鸭店,因排烟管位置较低,且排出的废气正对低楼层住户卧室,导致住户无法正常开窗,影响室内空气质量与正常生活。经平台转办,县生态环境局、城管局及城市社区管委会再次实地核查处理,目前北京烤鸭店已安装油烟净化器并已接通电源,出烟口烟管已延长至高空排放。诉求人回访时对此感到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