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 政务动态

弘扬三种精神聚合力 奏响奋斗强音谱新篇

来源:兴国县总工会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5-05-09 16:47:47

近年来,兴国县总工会立足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要求,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核心,聚焦思想引领、夯实基础、搭建平台服务赋能大主线,凝聚职工奋进力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讲好劳模故事,厚植精神沃土

县总工会将“三种精神”转化为可触可感的身边故事,构建“立体式”传播矩阵。一是开展劳模事迹主题展播从劳模代表中选取十个方面的先进典型,多角度展示先进模范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人生画卷的生动实践,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以身边事感染身边人组建“劳模宣讲团”组织各级劳动模范、工匠、一线优秀职工代表深入企业车间、校园课堂城市社区开展事迹宣讲活动,讲述扎根一线、创新突破的奋斗故事,覆盖职工超10000人次。打造“劳模宣教基地。在县工人文化宫打造了劳模讲堂、劳模精神长廊等板块,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宣讲教育活动,用听得见的声音、看得见的实惠,让“三个精神”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主流,不断激发广大职工群众奋进新时代的力量。

建强服务阵地,夯实发展根基

紧紧围绕工会所能、职工所需,打造劳模服务主阵地,夯实发展基础。一是打造劳模创新工作室。县总工会根据行业类型、企业规模和生产经营实际,有针对性地培育和打造了8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劳模工匠人才“头雁效应”,开展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活动,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二是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成立劳模工匠助企行技术服务队3支,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11场次,涉及职工1000多人,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15个三是设立“劳模服务站”。园区职工活动中心搭建“劳模服务站”,组织劳模工匠常态化开展技术交流等活动,为企业、劳模工匠和技术工人之间搭建长期交流平台让服务成为职工技能提升的坚强保障

搭建成长平台,激发创新活力

“建功立业”为导向,搭建职工成长成才舞台。一是搭建劳动和技能竞赛平台。以“6313”行动领域企业为重点,健全完善劳动和技能竞赛激励机制,创新竞赛方式和载体,持续打造“兴工杯”劳动和技能竞赛品牌,2024年组织开展了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养老护理等各类劳动和技能竞赛20余场,参与职工3000余人次。二是搭建就业创业平台。依托全省首个“招稳引育留”一体化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兴国县数字人力共享中心和兴国中专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探索“数字人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新模式,动态发布就业招聘信息,开展线上直播带岗、线下现场招聘、特定人员专场招聘及创新创业、职业技能等培训活动,扎实推进校企对接培训、订单培养,全面提升就业技能水平,近年来,兴国中专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已与园区内30余家重点企业建立了全方位的合作关系,先后输送符合企业用工需求的技能人才1000余人。三是搭建激励平台。围绕“2+1+N”重点产业,开展“兴国工匠”、“潋城工匠”评选活动,对获评人员给予最高1万元的奖励。在“五一”表彰中重点向一线产业工人倾斜,近两年我县获评省五一劳动奖章1名,市五一劳动奖章8名,赣州工匠2名,表彰县五一劳动奖章97名,广大产业工人的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不断增强。

做实关爱服务,凝聚奋进合力

注重从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劳模、工匠群体,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劳模工匠后勤服务工作。一是开展劳模慰问走访活动,坚持在重要节日深入一线走访慰问劳模,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工会组织的温暖;每年组织召开劳模座谈会,询问他们生产生活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实际困难,把他们的“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实事”,做到“慰问一人、温暖一户、带动一片”。二是开展劳模疗休养活动。广泛组织劳动模范、优秀技术干部、一线职工等参加疗休养活动,帮助他们亲近自然、放松身心,陶冶情操、增长见识,收获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三是积极发挥劳模协会作用。持续加强对劳模协会的支持力度,积极发挥劳模协会作用,每季度开展1次以上劳模会员活动,有力有序推进劳模工匠管理服务,实实在在为劳模工匠办实事、解难事,切实增强劳模工匠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归属感。

劳动托举梦想,奋斗书写华章!兴国县总工会将继续创新工作方式,引导全县广大职工群众团结奋斗、建功立业,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成为时代主旋律,以劳动圆梦,以奋斗启航,用行动绘就绚丽多彩的时代画卷。

相关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章关键词:
分享到:
官方微信
关注·政务微信
手机网站
扫描访问手机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