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经济开发区 > 规划计划

兴国经济开发区2011年工作要点

访问量:
 

2011年是兴国工业园升类更名省级经济开发区的第一年,为了在这一新的起点上加快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奠定扎实基础,推动强攻工业三年规划和三年推进计划的顺利实施,根据县委、县政府有关部署要求,现结合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以做优平台为基础,以培植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以推进重点企业(项目)建设为核心,以优化发展环境为关键,着力提高开发区的承载能力和经济质量、经济效益,加快形成产业特色突出、配套协作紧密、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发展新格局,推动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速、提质、提效。

二、主要目标

1、主要经济指标增长30%以上。其中,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20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26亿元,利税突破   亿元,工业用电量突破   万千瓦时,从业人员突破2.3万人。

2、开发面积进一步扩大,氟化工业基地15002000亩土地实现“三通一平”。

3、主导产业经济总量加快增长,特色更加明显。新型建材、氟化工业、体育运动用品、食品加工、机电制造等主导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和完善。食品加工产业更具特色,争取申报命名省级食品加工产业基地。

4、园区发展方式良性转变。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加快实施,省级生态工业园区验收标准的各项指标实现60%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大力开发建设,提升开发区承载能力。

1、着力解决项目供地难的问题。按照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标准和要求,积极协同国土部门争取用地指标,在氟化工规划区内新开发工业用地15002000亩,并实现“三通一平”;力争百丈泉食品公司退城入园、国兴汽车城、红门鹰服饰等项目拟用土地变为可供项目用地。

2、着力完善项目配套设施。坚持企业(项目)建设到哪里,配套设施就跟进延伸到哪里的原则,重点建设好新区供电、供水、通讯等设施,修复改造好陈旧损毁落后设施,创造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3、着力完善服务配套设施。支持服务博德大酒店、阳光商贸尽早开张营业,并以此为基础,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进一步完善娱乐、休闲、文体等服务设施,新建初中学校,优化就业环境,提升区域人气。

(二)大力扶持落户和投产企业做强做大,提升开发区工业经济总量。

1、服务扶持正常生产的高耗低能企业改造升级。加大政策宣传、帮扶力度,制订奖励政策,引导一批高耗低度能企业改进工艺、扩大规模。

2、服务扶持瘫痪停产的企业置换新项目。继续做好清理闲置土地(厂房)工作,通过依法收回土地、产权转让、改换项目等形式,引导扶持一批瘫痪停产的企业置换新项目,实现开工或投产。

3、服务扶持基础好实力强的企业提升发展水平。开展调查摸底,选择一批经济实力强、科技含量好、产业效益好的企业进行重点服务,并帮助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引导其在现有基础上提升发展水平。

4、服务扶持新入园和在建企业(项目)开工建设并投产。加强协调服务,着力解决重点企业(项目)在建设中的问题,引导重点企业(项目)加快建设、早日投产。年内,中化环保R32项目、威保新厂区、鑫谷生物农药、国兴拨叉新厂区、国兴汽车城、宗苏食品、百丈泉食品公司退城入园、永大金属二期工程、瑞兴农业、红天下茶油、锦豪公司置换新鸿利公司、荣发门业、立信服饰等项目要实现投产。

(三)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做强开发区核心竞争力。

1、做好特色产业规划。立足已经形成的新型建材、氟化工、体育运动用品、食品加工、机电制造等五大主导产业雏形,规划一批与其关联度高、补链作用大的项目,并建立招商项目库和项目推介信息化工作,明确招商重点。

2、大力引进一批主导产业项目。年内新增规模以上的主导产业项目10个以上,其中2000万元以上4个,进一步完善主导产业链条,推进产业之间了循环链接。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

3、培植建设食品加工产业基地。以新区宗苏食品、百丈泉食品等企业为龙头,着力建设生猪、灰鹅等肉类食品加工和红薯、脐橙、油茶等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区,并积极做好省级特色产业基地的申报命名工作。

(四)大力推进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试点工作,转变开发区发展方式。按照已批复的《兴国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和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点工作的要求,认真实施好《兴国工业园创建省生态工业园区工作方案》,年内完成60%以上的工作量,确保2012年通过省级生态工业园区验收。

1、加快园区现有企业的生态化改造。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工作,开发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现有企业节能耗改造,提高资源利用率。

2、加快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作。规划并启动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争取和建设固体废物回收和再生中心等项目,加强工业废气污染防治,加快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3、加快推进绿色生态环境建设。在现有绿化的基础上,根据“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森林园区创建活动,力争到2012年园区公共部分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企业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

4、加快完善新入园项目管理机制。严格执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保“三同时”制度,坚决杜绝引进国家明令禁止的严重污染环境,生产工艺和设施落后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坚定不移地贯彻“三个坚决不搞”。制定新购地的入园项目建设规划审查制度,鼓励建设多层厂房和标准厂房,严格执行《江西省建设用地指标》关于项目建设容积率、建筑密度以及投资强度的控制标准,提高土地利用率。

四、大力做好协调服务,优化开发区发展环境

1、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客商”的理念。教育引导机关干部职工强化主人翁意识,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客商=朋友=亲人”的工作态度,用心用情为客商做好每项工作、办好每件事情,着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为客商投资兴业的宝地,引导干部职工当好客商创业发展的保安、生产生活的保姆。

2、加强重点企业(项目)建设的服务和调度。坚持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重点企业(项目)制度,建立重点企业(项目)建设情况通报和例会制度,全力协调解决重点企业(项目)在落户、建设、运行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快重点企业(项目)建设进度。

3、加强软环境建设。加强开发区宣传造势,大力开展全民招商、推动全民创业活动,让打造现代开发区理念深入人心、振奋人心、凝聚人心,形成人人都当开发区建设的服务者、参与者、建设者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规范行政行为、减少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纪律、明确办事要求,提高行政效能,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进一步优化法治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4、建立和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积极做好升类更名省级经济开发区后的机构设置和职能设置工作,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园区管理办法,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加快建设职能明确、运行高效、协作合力的服务平台,提高开发区的工作水平。

5、建立开发区科技研究开发服务中心。与江西理工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在开发区设立科技研究、开发、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及时便捷的科技研发、咨询等服务,为开发区企业提高科技含量、推进技术改造等搭建新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