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做这“十种干部”
一是“夹生型”干部。主要表现为业务不精、能力不足,对主管和分管的工作不熟悉不了解,问题有哪些、差距在哪里?目标是什么、措施怎么提?说不出个一二三,心中无数、脑中无策、手中无招,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二是“躺平型”干部。一些干部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浑浑噩噩、混天度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领导调度勤就往前赶一赶,稍一放松就停滞,一问进展,永远在推进,永远在调度,永远没结果。
三是“松散型”干部。有的干部平时懒懒散散、拖拖拉拉,上班时间不干实事,不是炒股聊天,就是“东家长、西家短”,单位管理也是“睁一眼闭一眼”。
四是“投机型”干部。部分干部习惯投机钻营,认为干事不如讨巧,喜欢搞关系、“搭天线”、“拜码头”,懒于做事、善于作势,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造势”和“谋人”上,把应当做好的工作却丢至一边。
五是“老好人型”干部。有的干部看似以人为善,实则爱惜羽毛、明哲保身,怕得罪人,听到问题当“聋子”、遇到问题装“瞎子”、碰到问题做“拐子”,对一些违法违纪的行为不敢抓、不敢管,任由兴国的事业和公共利益受到损害。
六是“门神型”干部。有的干部服务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薄,对待群众的事情高高挂起,甚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七是“太极型”干部。遇到问题躲躲闪闪、上推下卸,你推我,我推你,不担当不作为不负责,造成工作延误,激发矛盾,耽误发展。
八是“老爷型”干部。有的干部热衷当甩手掌柜,只喊不干,处处要求下属“给我上”,很少喊出“跟我上”,忘记自己身为领导的“以上率下”职责。
九是“两面型”干部。有的干部说一套、做一套,阳奉阴违,贯彻决策部署打折扣、搞变通,甚至以说了代替做了、以安排了代替做成了。
十是“变质型”干部。有的不守纪律、不讲规矩,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利用亲属关系为掩护做生意以及违规插手项目等现象屡禁不止。有的搬弄是非、拉帮结派,熬到一定年龄自觉提拔无望,背地里纠结各种势力,到处诬告乱告。
县委副书记、县长刘章宏主持,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魏国寿,县委副书记、副县长潘薪如,以及李建华、李敏、邹芬芬、邓冬猛、王冰、文武、梁敏、任家胤、陈铭等在家的四套班子领导,法检“两长”出席。
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深刻领会深化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全县上下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部署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抓好作风建设各项工作。深化作风建设是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过硬的作风是我们攻坚克难、赢得发展的有力武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保持定力,持续改作风、转作风,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深化作风建设是破解发展阻力的必然选择,当前,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中央、省、市对兴国的要求相比,与广大群众对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期待相比,干部在思想认识、作风作派、工作成效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全县上下一定要统一思想,一起动手来一次作风问题“大起底”“大扫除”,全力以赴抓好作风建设各项工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要直面问题、敢于斗争,下大力气坚决整治不良作风。务必下猛药、下狠劲,花大力气彻底整治“十种干部”,要敢于担当、奋发作为;提升能力、锤炼本领;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加压鼓劲、严管厚爱;遵规守纪、严格区分。要全面从严、扎实推进,持续推动作风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好作风绝不是自然而然、轻轻松松形成的,更不是靠开开会、发发文就能取得成效的,要坚持以上率下、坚持动真碰硬、坚持久久为功。要有“向我看齐、对我监督”的胸襟和勇气,坚决做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摒弃“好人主义”思想,以对兴国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把“严”的主基调坚持下去,坚决防止不良风气回潮反弹,切实把作风建设抓细抓实抓好。
李贱贵还就防汛工作、生态环保问题整改工作、信访工作提出了要求。
就抓好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刘章宏要求,深化干部作风建设,要从思想根基抓起。各级各部门要立即召开专门的动员部署会,对照“十大问题”和“十大措施”,开展一次作风大对照、大检查,思想大激荡、大洗礼,让全县领导干部通过自我查摆、自我对照、自我警醒,纠正思想认识,匡正价值观念,摆正人生坐标,真正在思想源头、骨子里面和灵魂深处,筑牢作风建设的根基。深化干部作风建设,要从身边小事做起。要聚焦主责主业,树牢为民情怀,从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点滴小事入手,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难点、痛点问题;要服务中心大局,增强担当意识,通过一件件事情的落实,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一项项工作的推进,展现兴国干部的新作为,塑造兴国干部的新风貌。深化干部作风建设,要向典型模范看齐。要眼光向外,对标一流、拉高标杆,积极向兄弟县市学习,以开放的视野、过硬的作风和一流的追求,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要眼睛向内,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考核督查机制,树立奖优罚劣、选贤任能的工作导向,推动干部作风建设常抓不懈、导向鲜明、奖罚分明,真正让全县领导干部,个个都能勤政廉政、个个都能谋事干事、个个都能有为有位。
会上,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李建华通报有关情况;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冰通报有关情况。
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市监委委员、市纪委市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钟宏就《廉政与勤政——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关要求分析》作专题授课。
党员干部要扪心自问、自我反省、敢于斗争
一要敢于担当、奋发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各级各部门顶住压力,攻坚克难。要大胆试、大胆干、大胆闯,发扬“无中生有”的精神,切实把自己管辖的领域和分管的工作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在风险和挑战面前敢于担责,在班子和队伍建设上敢抓敢管,在困难和矛盾面前敢于拍板。
二要提升能力、锤炼本领。全面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建设,着力解决本领恐慌问题。按照“一般工作人员要做到应知应会,中层干部要成为行家里手,部门领导应该是专家权威”的原则,切实增强各级干部的知识储备,加强对“三新一高”等新知识的学习,有针对性地拓展知识结构,尽快使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提升统筹兼顾的能力、知人善任的能力、应对风险的能力和维护稳定的能力,把能力提升起来,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事业才有希望。
三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深化作风建设、改善发展环境,最终要体现在工作落实上,要始终保持忠诚老实,带头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政绩观,心系群众、不谋虚功,多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多到情况复杂、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多到自然条件差、工作基础差的地方去,通过看实情、听实话,真实掌握第一手资料,继而出实招、办实事。
四要加压鼓劲、严管厚爱。内心没“动力”,前方没“引力”,身后没“压力”,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倦怠思想。要解决“不想为”的问题,必须适时地醒醒“脑子”、扯扯“袖子”、换换“位子”。要端正用人导向,激发工作热情,牢固树立注重实绩、崇尚实干的鲜明导向,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真正让实干者实惠、吃苦者吃香、有为者有位。要用好“奔牛奖”“蜗牛奖”评选机制,认真落实“能上能下”用人机制,切实把干部的心思和精力引导到干事创业上来,营造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
五要遵规守纪、严格区分。要正确区分守规矩与不作为,规矩和底线是框正干部从政行为的,不是束缚干部干事创业手脚的,绝不能拿守规矩当作不作为的借口,也不能把干事创业当作乱作为的理由。要正确分辨犯错误与违纪违法,正确认识劝诫与惩处,对于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的问题,要坚决运用组织、纪律等手段从严惩处,坚决查处破坏发展环境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行为,确保政策法律法规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