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性教育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提案已收悉,我局对该提案高度重视,结合我局工作职能进行专题研究,现就承办事项答复如下:
一、多部门协同织密普法网络,筑牢未成年人法治根基
一是完善责任机制。将加强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列入“八五”普法规划和每年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工作责任制,重点协调教科体、民政、团县委、公安、法院、检察院等各方力量,不断增强未成年人普法教育的凝聚力。二是把握时间节点。在“开学季”“六一”儿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开展“开学普法第一课”、法治主题班会、法治副校长授课等活动,持续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宣传普及,普及防止未成年人性侵害有关法律知识。三是突出特色主题。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常态化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律师、“法律明白人”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活动。全县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通过法治教育课、安全讲座、庭审观摩等形式,开展防性侵、防欺凌等法治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
二、构建立体化援助体系,全方位守护未成年权益
一是延伸法律援助触角。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作为重点,依托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26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结合“数说”司法行政系统、“12348”法律服务热线,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对于涉及青少年法律援助的案件采取任务到所、定案到人、责任到人,简化工作程序,精准开展法律援助。二是为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性侵案件和猥亵儿童案件中的未成年人提供司法救助,2024年为3起涉及未成年人性侵案件和猥亵儿童案件受害者提供司法救助,共计救助金额3.98万元。三是提升法律援助质量。持续开展“法援惠民生之关爱未成年人”等品牌活动,指派更熟悉未成年权益保护方面的律师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律援助活动。2025年1-6月,县法律援助中心给予未成年人法律援助39件,其中刑事案件37件(涉及未成年人性侵案件14件),监护人代为申请民事案件2件。
三、全周期矫正帮扶机制,照亮迷途少年新生之路
截至目前,我局累计接收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20人,目前在矫10人。一是强化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监管。在调查评估环节,深入开展排查走访,全面掌握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情况,提出科学的评估意见。建立“管教关爱绿道”,采取以“教育、感化、挽救”为方针的教管措施,根据其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性格特点等制定针对性的矫正方案。二是深化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帮扶。开展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心理测评和辅导,建立一人一档。提供“一对一”个体心理咨询服务,有效消除心理问题,帮助其身心健康地融入社会。三是积极开展心理咨询。邀请县心理协会的心理咨询专家,一对一地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疏导活动,帮助他们走出“阴霾”,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2025年以来,共组织在册的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教育学习、公益活动6次,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13人次。
下一步,我局将关注加强未成年人性教育,持续做好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工作,为有需要的未成年人提供更完善的法律援助,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实现应援尽援,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司法行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真诚希望您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附件: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
兴国县司法局
2025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