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司法局 > 工作动态 > 建议提案办理

关于县政协十六届五次会议第6号提案的答复

访问量:

雷从华、邱日榕、王林荣、曾志明、钟素琼、欧阳瑞青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全民发力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提案已收悉,我局对该建议高度重视,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研究,结合我局工作职能,现就承办事项答复如下: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青少年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逐渐上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和社会性的工程,需要各方力量协同发力。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青少年作为重点人群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把关爱儿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关爱服务措施、提升关爱服务水平,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

一、高位统筹推进,织密青少年法治建设“平安网”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建设,2021年,我八五普法规划明确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完成法治教育教师、法治辅导员全员轮训,每年县法宣办印发普法工作要点都将加强青少年群体的普法教育列入重点工作清单。今年3月,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全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县委政法委、县政法各单位主要领导亲自担任法治副校长。建立兴国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惩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兴国县中小学法治副校长管理办法》,先后召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惩治工作联席第一次会议、兴国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惩治工作部署会暨政法单位法治“护苗”行动启动会和全县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集中培训暨集体备课会进行专门强调部署,紧盯青少年心理健康、法治宣传教育、学生权益维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方面,统筹推进青少年法治建设落地落实落细,以法治力量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法治护苗”行动150余场次,聚焦重点青少年成长需求,紧紧围绕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发展这一任务,继续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活动,进一步营造和谐、稳定、阳光的成长环境。

二、凝聚工作合力画好青少年法治建设“同心圆”

优化法治护航队伍。根据各中小学实际需求,政法委、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主要领导及政法系统业务骨干等211人被选聘为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组织召开全县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集中培训暨集体备课会,邀请县政法各单位业务科室骨干力量结合部门职能为新聘任人员开展全覆盖培训,督促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深入学习,进一步提高全县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队伍能力素养和履职水平,为护航青少年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奠定法治基础。构建三位一体格局。联合团县委、县教科体局、县妇联、县关工委等部门健全了学生欺凌报告制度,加大对心理咨询师的培养力度,用好模范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崇德向善家长学校等平台,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等方式,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切实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积极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为青少年们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努力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学生安全工作网络。

三、丰富宣教形式架通青少年法治建设“连心桥”

开展联合宣教活动。联合中小学校常态化举行法治知识竞赛、法治征文等多种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每年开展“开学第一课普法进校园”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上线形式鲜活的动漫普法短视频,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增强青少年遵纪守法意识。全县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通过法治教育课、青少年健康讲座、参观教育基地、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进一步关爱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依法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推进法治和平安校园建设。打造法治教育阵地。持续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坚持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结合兴国红色资源优势,打造兴国县红色法治文化园和禁毒教育等主题法治公园,完善“兴法铺子”、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基地、童心港湾、阳光驿站等教育阵地建设,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心理辅导室、模范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崇德向善家长学校等平台,进一步拓展法治教育路径,让法治于校园之外持续潜移默化。

下一步,县司法局将坚持协调联动,压实责任,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的作用,积极拓展法治教育路径,常态化开展“送法进校园”,联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实践活动,坚决筑牢法治防线,为未成年人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附: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

兴国县司法局

2024年7月4日

关于县政协十六届五次会议第6号提案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