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履行职责情况
(一)常态化开展“双提升工作”,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工作。
一是按照上级要求,配合做好夜间巡逻工作、制定2023年度学法计划,并开展集体研讨,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年度学法的各项任务和措施,定期组织乡村干部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农村实用法律条文等,让领导干部树牢法治意识。二是抓主体责任,在由点到面上求突破。不断强化法治建设的重要定位,始终将法治建设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坚持对全乡法治建设关键工作亲自部署、关键时刻亲自上阵、关键环节亲自协调、关键人物亲自督办,统筹推进法治建设逐项事务。
(二)聚焦宣传教育抓覆盖,提高全民学法懂法水平。
一是提高学法的质量。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和驻村干部“纽带”作用,大力开展农村“法律明白人”队伍建设和培养“法律明白人”骨干和人民调解员专家,面对面、零距离、深层次宣传交流,向基层群众宣讲、普及法律知识,使基层群众懂得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减少乡村矛盾纠纷。二是浓厚学法的氛围。结合“八五”普法、宪法宣传日、法治宣传月做好社会宣传,开展集中宣传活动20余场,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悬挂横幅18条,有效营造全乡内外“学法、普法、用法”浓厚氛围。三是加大懂法的问效。优化实施“积分存折”治理办法,鼓励群众在“兴法铺子”学法、日常守法、主动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旁听案件庭审等,让群众将理论转化为实际。
(三)聚焦法治规范抓落实,严格执行依法行政制度。
一是落实依法行政决策。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充分论证评估、广泛听取意见,坚持合法性审核,不搞一言堂。聘请法律顾问制度帮助基层群众在发展产业提供法律援助,更好的促进乡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二是强化依法行政监督。深入贯彻《政务信息公开条例》,严格落实基层政务公开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五公开”要求,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支撑。三是严格规范行政执法。严格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推行全程执法记录,为执法队伍配置执法记录仪、摄像机等视频记录设备,全面完善执法活动证据链、提升执法公信力。
(四)全年刑满释放人员5人,主动协调相关部门为5名刑释人员解决生活和就业等困难问题;安置帮教率达100%。全年监外执行人员共5人,其中3人已依法依规解除监管。无脱管漏管现象。
(五)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让律师成为依法决策、科学决策的法律参谋,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应有作用。在项目招标、合同签订、文件制定重大矛盾纠纷调处等方面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消除法律风险,全乡无因法律原因造成的违规违纪、舆情、信访等问题发生。
(六)有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一是持续强化依法化解纠纷机制落实。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等多元化解矛盾纠纷联动工作体系,严格落实《关于加强我省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强化乡村专职调解员队伍建设和培训,确保每村(居)有1名专职调解员,乡镇有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组织全乡人民调解员集中培训2次。乡综治中心及司法所窗口群众来访咨询635人次,处理矛盾纠纷26余件。二是规范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乡公共法律服务站目前已挂牌并正在完善规范化建设,2023年以来我乡为25人提供法律援助相关业务咨询或办理。完成“三台融合”平台的录入数据550件,解答法律咨询186人次。三是全方位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积极抓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法治副校长聘请覆盖率达到100%,并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进校园”活动。推动在执法中普法、在服务中普法,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为重点,先后组织开展重点时期、节日集中法治宣传活动12次,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展出宣传展板20余块次。
二、存在的不足
一是对基层法治政府建设具体业务指导还不够。法治政府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各相关站所部门在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过程中重视程度不一,对乡镇法治政府建设的指导还需提高针对性、务实性。
二是对乡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支持还需加强。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后,乡镇综合执法队承担了更多的执法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执法人员素质、硬件等保障与执法需求不匹配,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法软件和硬件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