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执行公开 > 决策部署落实 > 金融改革

兴国县积极探索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访问量:

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进一步通过金融科技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江西兴国县紧紧围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有关工作要求,用好“准、活、实”三字诀,以数据应用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普惠性,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今年以来,该县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涉农贷款4.84万笔、金额25.23亿元,全县涉农贷款余额217.05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67.7%,较去年同期占比提高1.54个百分点,金融服务“三农”能力持续提升。

    “准”字为基,搭建数据平台让数据串起来

    推动建立政务数据仓库。通过“表格录入+移动端录入+云端导入”等相结合的数据采集模式,归集县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等政务部门数据,打破数据壁垒,推进“标准化+集约化+数字化”县级政务数据库建设,助力涉农政务数据资源实时更新、常态流转,让“数据孤岛”变为“数据活水”。搭建涉农数据归集治理平台。通过数据分析、建模、清洗等方式从政务大数据仓库中挑选有效数据,完成满足金融机构放贷需求的平台建设,解决贷款“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用数难等问题,并实现涉农数据安全归集、一键共享、任务督办、安全监管等四项功能。涉农数据平台已于9月底初步建成,10月试运行。

    “活”字当头,规范数据管理让数据动起来

形成数据共享长效机制。通过数据来源单位调研走访,制定兴国县数字政府和金融科技协同赋能乡村振兴政务数据归集清单,明确数据细项,规定数据更新频次,建立起数据共享和归集的长效机制,实现全县政务数据仓库和涉农数据归集治理平台数据实时和定期更新。截至目前,兴国县涉农数据归集平台,共归集了22类579个字段180万条政务数据,涉及农户28万人,进一步激活政务数据金融属性,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注入科技新动能。实现数据全流程监管。通过采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平台底层,使所有数据从采集、流通、计算分析的每一步动作记录都可以留存在区块链上,保证数据动作可溯源、不可篡改,实现对数据使用全流程的安全监管。实现原始数据不出库。通过区块链底层技术和隐私计算模型,使得对外不输出原始数据改为输出计算结果,可以创新性地实现“数据不出库,模型多跑路”,有效解决多方共享数据时的信任问题,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实现数据闭环管理。平台配置多种不同角色的用户账号,不同的账号访问权限受到控制,只能访问自己相关的资源,对数据归集、存储、计算和调用均进行留痕记录,并可以通过区块链及数据共享节点审计日志进行数据全流程追溯,实现数据业务全闭环管理。兴国县涉农数据归集平台建成以来,实现数据查询5097次,生成210份数据报告。

    “实”字发力,挖掘数据价值让数据用起来

推动对农户进行精准“画像”。通过大数据采集和身份验证,广大农户无须到银行网点现场、无须与银行工作人员近距离接触、无须提供任何纸质资料,即可切实享受“零距离”的信贷服务。通过政务大数据、信贷数据、人民银行征信数据及存量数据,实现对客户的自动识别、自动关联、自动验证,有力降低了金融机构识别客户成本。目前,该平台得到了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科技处、江西省联社以及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的大力支持,将兴国县列入了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地区,江西省联社计划以兴国农商银行为试点,依托平台开发“线上E贷”金融产品,运用大数据和风控模型进行数据匹配,实现线上贷款“三分钟申请、一秒钟决定、零人工干涉”。推动金融机构提升贷款效率和决策水平。通过大数据检索、模型评分,打破传统金融机构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上的“瓶颈”,极大减少客户经理工作量和贷前调查时间,最大程度扩大了客户覆盖范围,实现普惠金融的增量、扩面,平台建设后预计金融机构贷款办理时效可从3个工作日缩减到1个工作日完成。目前,兴国县涉农数据平台已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财农信贷通”“百福·惠农网贷”“百福·惠农易贷”等5款信贷产品中进行使用,平台使用以来授信客户数9505户,授信金额11.65亿元,用信金额9.35亿元。兴国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31亿元,同比增长2.88%。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较去年同期增长5.91亿元,同比增31.25%,为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