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乡(镇)信息公开目录 > 东村乡 > 决策公开 > 文件解读

【文字解读】《东村乡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政策解读

访问量:

【文字解读】《东村乡自然灾害救助应急

预案》政策解读

一、政策背景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提高自然灾害紧急救援能力,规范全乡救灾工作,合理配置救灾资源,建立健全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自然灾害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灾区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做到防灾、减灾、救灾相统一,灾前、灾中、灾后相统筹,有效降低灾害风险,提高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能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我乡实际,制定了《东村乡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二、政策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江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江西省实施<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办法》《江西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江西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兴国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和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三、出台目的

进一步建立健全我乡自然灾害救灾工作机制,在我乡范围内发生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灾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时,做到救灾行为规范化,管理模式系统化,提升综合应对灾害能力,并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作用,最大程度降低灾害风险,减少灾害损失,在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的同时,提高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能力,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四、主要内容

预案内容分为“总则、启动条件、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应急准备、预警预报和信息管理、应急响应、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附则”八个部分。

1、总则

注重目的清晰,预案合理。从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四个方面,明确以人为本的原则,对我乡的救灾行为进行了规范,通过对部门协调的要求和工作原则的明确,强化了救灾队伍的综合素质,最大程度地降低灾害的风险,保障受灾群众的财产安全。

2、启动条件

注重启动时机,遇险即动。对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进行分析,分灾害要求,明确了预案启动的条件,让应急预案要求落于实处,有利于紧急情况下救险救灾的快速进行。

3、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注重责任明确,体系系统。详细描述了东村乡自然灾害应急领导小组的工作和工作目的,明确17个成员单位工作责任,做到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4、应急准备

注重准备全面,险前先预。详细分为资金、物资、通讯和信息、救灾装备、人力资源、预案及演练、社会动员、宣传和培训八大准备,保障资金物资,通信不断,救险有器,救灾有人,素质全面,增强公众灾害意识的同时,充分发挥人民的力量,齐心协力,共抗灾情。

5、预警预报和信息管理

注重信息准确,及时有效。分为灾害预警预报、灾害等级划分、灾害分级管理、灾情报告、灾情核定、灾情发布。对预警信息交换具体流程进行了要求,仔细划分了灾害等级以及管理分级,保证灾害的统一管理,有效应对特殊情况。灾情报告进行多层次,多指标的要求,强调实事求是,准确将灾情进行记录和登记,并对核定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流程,在完成统计,乡人民政府批准后将灾情进行公布。

6、应急响应

注重响应迅速,行动全面。明确了各程度灾害的响应要求,制定四种响应下的具体启动程序、行动措施,同时规定响应的终止时间,防止资源浪费,在新闻报道方面,要求以正面宣传为主,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有明确的组织和审批。

7、灾后救援与恢复重建

注重救援成效,效果反馈。灾后救援按八个步骤进行,并在恢复重建方面进行系统的串联,保证救援与重建的效果,救援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查找问题,完善预案,为下一次的工作累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