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兴国县2024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实施方案》兴巩办字〔2024〕4号)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排查内容和重点
(一)集中排查“六个方面”
1.排查识别纳入情况。以家庭为单位,覆盖所有农村地区、所有农户,按照我省确定的2024年防止返贫监测范围(8500元),综合考虑农户收入、合规自付支出、突出困难问题和自主应对能力进行综合研判,及时将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识别为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以下简称监测对象),确保应纳尽纳,切实防止“一兜了之”、搞“体外循环”。
2.排查精准帮扶效能。对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的帮扶情况进行全面排查,确保应扶尽扶。重点排查是否对收入明显较低、“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出现问题的监测对象及时落实了帮扶措施,解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等突出问题,确保“动态清零”;是否根据家庭成员劳动能力和发展需求,因人因户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是否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帮扶计划落地见效;是否坚持开发式帮扶方针,对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条件的监测户落实至少一项开发式帮扶措施,对弱劳力半劳力的监测户创造条件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对符合条件的无劳动能力监测户做好兜底保障。重点关注识别2年以上未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逐户梳理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3.排查风险消除情况。对监测对象进行风险消除,要坚持实事求是,强化稳定消除风险的工作要求,重点排查是否存在为盲目追求风险消除率,对不符合条件的监测对象进行风险消除。在此基础上,对已标注“风险消除”的监测对象,有重点地开展“回头看”,确保稳定消除风险。重点关注家庭收入是否稳定超过监测范围、“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是否持续巩固、监测对象识别时的返贫致贫风险是否稳定消除或自然消除,以及是否出现新增的返贫致贫风险等情况。
4.排查重大风险隐患。重点排查暴雨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建筑业等重点行业用工需求或工资水平明显下降、区域性务工就业不稳、季节性缺水等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带来的风险隐患。要加强部门信息共享和会商研判,针对重点区域以乡镇为单位制定防范规模性返贫致贫风险的工作预案,因地制宜做好排查预警,及时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5.排查关键重点区域。对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省级“十三五”脱贫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去年以来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区域、新增监测对象明显偏少区域、无脱贫人口但有农村人口的行政区域、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发现问题整改任务重的地区等开展重点排查。
6.排查数据质量问题。着力提升数据质量,重点关注信息录入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等突出问题,及时做好监测对象信息更新和完善相关工作。重点关注监测对象数据长期没有变化等异常现象和问题相对集中的地区,加强数据分析和实地核验,及时发现解决突出问题。
(二)重点排查“八类人群”
1.脱贫户。重点关注2023年度低收入组脱贫人口、收入降幅较大的脱贫人口。
2.低收入农户。重点关注家庭人均纯收入较低的农户(包括脱贫户和监测户),以及收入下降明显的农户。
3.农村低保对象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重点关注2024 年以来新纳入或已申请但未纳入农村低保对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农户。
4.“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户。重点关注在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方面存在风险隐患的农户。
5.产业影响较大农户。重点关注受市场或自然灾害影响,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农产品滞销、农产品绝收或大幅减产等发展产业失败或受损的农户。特别要对受活牛羊价格下行影响的脱贫养殖户进行全面摸排。
6.就业不稳家庭。重点关注务工时间不稳定但务工收入占比高、务工返乡回流人员以及零就业家庭。
7.特殊困难人员。重点关注获得大额临时救助人员、重度残疾人、大病重病患者、精神障碍患者、非义务教育阶段在读子女较多等特殊困难家庭,以及家庭主要劳动力丧失,一般农户个人年度累计自付医疗费用超过2023年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58元)、一般脱贫户个人年度累计自付医疗费用超过2023年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0%(10679元)的农户。
8. 因自然灾害、因突发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
二、排查方式
(一)加强工作统筹。要将集中排查工作与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涉及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方面的问题核查整改、暴雨洪涝自然灾害等规模性返贫致贫风险排查、国家层面推进覆盖全体农户的防止返贫致贫促乡村振兴大数据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统筹部署,避免重复进村入户。要注重统筹做好应急救灾相关工作,用好全国信息系统灾情响应模块,及时掌握灾情对脱贫地区、脱贫群众带来的风险隐患和造成的突出影响。
(二)优化排查方法。要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有序开展排查工作,防止多头排查、层层排查、反复排查。排查内容上,聚焦收入、支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风险隐患等方面情况,按照管用够用的原则,分层分类排查与返贫致贫风险直接相关的农户信息。排查方式上,各村可在全面掌握农户日常情况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方式开展排查,对重点群体特别是“八类人群”要逐一入户排查,对其他人员可结合实际通过村级研判、线上问询方式进行排查。
(三)强化信息支撑。为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减轻基层填表报数负担,按照国家部署,今年集中排查工作将通过预置已有农户相关信息的方式,让基层干部通过“掌上核数据”代替“填表报数据”,由国家层面统一提供信息化服务APP支撑。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继续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明白纸“两个全覆盖”工作,确保监测对象申报政策“明白纸”对所有农户全覆盖,帮扶政策“明白纸”(即帮扶政策“明白卡”)对所有监测对象全覆盖,两张“明白纸”在村委会等公共场所持久张贴。
三、排查情况处理
(一)建立完整台账。村级要通过集中排查,摸清所有农户情况。统一采用农业农村部提供的信息化服务APP,核实填写农户信息;乡村振兴站汇总掌握各村摸排情况,建立问题清单,全程跟踪指导,汇总形成《茶园乡2024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统计表》(见附件)。
(二)精准识别纳入。对排查新发现的困难农户,要按照防止返贫监测要求进行分析研判,分类进行处理,特别是要对重点排查的“八类人群”仔细研判评议。对符合监测对象条件的农户,按程序识别纳入,并及时录入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对因灾等出现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要用好“绿色通道”,先落实帮扶措施,后补充完善相关程序,切实增强帮扶时效。
(三)落实帮扶措施。对已纳入但未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要坚决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及时解决问题,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对返贫致贫风险较为复杂的,要全面梳理返贫致贫风险,落实综合性帮扶措施。对2年以上未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要进行综合评估,有针对性强化帮扶措施,加大帮扶力度,切实提升精准帮扶效能。
(四)确认帮扶效果。对已标注“风险消除”但经排查发现消除风险不稳定、不精准的,要按程序申请“风险回退”;对标注“风险消除”后又出现新增风险的,要按程序重新识别认定为监测对象并及时给予针对性帮扶。
(五)严格审核责任。涉及监测对象“清退”和“风险消除回退”的,要以村为单位提出申请。严格履行审核管理责任,确需申请监测对象“清退”和“风险消除回退”操作的,经各村驻村领导同意后,以书面形式正式报乡村振兴工作站汇总后,向县农业农村局提出申请,经农业农村部同意备案后统一操作。
四、工作安排
(一)全面培训部署(8月19日前完成)。各村要及时组织开展业务培训,确保工作人员掌握集中排查内容、重点、方法和要求。
(二)开展集中排查(9月8日前完成)。各村要组织乡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帮扶干部、信息员等力量,采取入户排查、村级研判、线上问询等方式,以家庭为单位,对所有农村地区、所有农村人口摸清情况,准确核实上报摸排信息。原则上村一级排查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三)信息核实录入(9月13日前完成)。各村要根据工作进度,及时组织开展新识别纳入、“绿色通道”、风险消除等信息录入或标注。要认真核实填报农业农村部信息化服务APP和《茶园乡2024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统计表》。各村在汇总审核各村提出的“清退”和“风险消除回退”后,及时上报乡村振兴站。同时,各村要全面梳理今年以来活牛羊价格下行对本地脱贫养殖户的影响和应对情况,形成专项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脱贫养殖户受影响情况,存在返贫致贫风险新识别监测对象情况,“一户一策”针对性帮扶措施制定和实施情况,以及下一步打算和有关意见建议等。
(四)提交总结报告(9月20日前完成)。各村要对照本通知精神,总结经验做法,梳理困难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打算,形成集中排查总结报告报乡村振兴工作站,经各村驻村领导审定后,将盖章扫描件(含电子版)和《茶园乡2024 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统计表(电子版)报乡振兴站。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永久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政治要求,按照“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压实村级主体责任。各村要履行工作职责,周密部署安排,加强统筹协调,严格时间要求,高质量完成年度集中排查工作。
(二)加强沟通协作。各村要加强与乡业务部门对接,进一步强化部门会商和数据共享分析研判,完善部门筛查预警机制。要用好省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系统,注重使用实效,提高监测帮扶的科学性、及时性、精准性。
(三)强化跟踪指导。各村密切关注集中排查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加强工作调度指导,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在开展督促指导工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要求。县、乡将适时调度各地工作进展,对工作进度较慢、工作质量较差的地方,对在对象识别、精准帮扶和风险消除等方面异常数据集中、工作问题突出和急于翻篇转段的地方作为重点地区,开展实地调研,指导推进工作。县农业农村局也将适时开展跟踪指导,有序推进集中排查工作。
(四)改进工作作风。各村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严格落实“谁核实、谁录入、谁负责”的要求,强化排查和信息录入责任,加强数据审核分析,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坚决杜绝弄虚作假、纸面排查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五)防范风险隐患。集中排查期间,务必注意安全,如遇重大灾害导致集中排查工作不能如期完成的,以村为单位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提前报备。要严守工作纪律和保密纪律,规范管理敏感数据信息,防范失密泄密风险。要做好政策宣传和答疑解惑,注意工作方式方法,不得在任何场合对集中排查工作发表不符合政策导向的言论,及时防范化解舆情风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