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 > 重点民生领域信息 > 义务教育

兴国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访问量:

近年来,我县以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宗旨,持续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动履职,部门聚力,教育位置更加突出

强化政府责任,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出台了《兴国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巩固提升计划》,完善了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监测和督导评估机制。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坚持教育问题研究常态化,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年终述职必述教育工作成立了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实现了县领导挂点联系学校和学校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全覆盖。

合理规划布局,突显教育位置优先。下发了《兴国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关于加强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建设管理的意见》,编制了《兴国县教育网点专项规划(2018-2030年)》,将学校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优先保障教育用地。适度调整农村学校建设规模和搬迁地点,办好了农村最边远地区的教学点,将教育均衡向最后一公里延伸。

加大资金投入,落实教育政策保障。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20年共拨付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11775.09万元各学段生均教育经费达到了省定标准2019年以来,全县共投入各级各类校建资金3.68万元,实施校建项目151个,新改扩建校舍面积21万平方米,硬化运动场场地 11.65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1200个。2019年以来,共投入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8538万元,全县教育装备均按省定标准配齐配足用好班班通终端达标率、网络接入省域网率、控制软件安装达标率、赣教云教学通2.0培训覆盖率达100%。全县学校全面完成校园安全工作三个百分之百和校园安防“四个一”建设工程。

二、创新模式,规范管理,队伍建设日趋优化

创新举措补足配齐教师。建立教师队伍长效补充机制,创新实施“农村小学定向预备教师”“生源地定向招聘与培养计划”等灵活多样的教师招录政策2019年以来,共招聘义务教育教师648同时每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招聘400名以上有资质的临时教师,有效解决教师临时性不足问题。出台了《兴国县教师队伍管理办法》,教师管理更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

创设环境教师素质。建立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和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送教下乡”活动常规制度,推行中心校教师到村小、教学点走教制度,开展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多形式组织各类别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活动,走出去,请进来,着力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三)创造条件保障教师待遇。全力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并及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收入实现稳步增长,2020发放农村教师各类津补贴3701.03万元发放2019年度教师绩效补贴人均10660元实现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已纳入县财政预算将符合条件的边远艰苦地区乡村学校教师纳入了政府住房保障体系全县共有教师周转房805套,有14名教师享受县住房优惠政策。

三、深化改革,落实政策,教育公平不断延伸

改革义务教育办学体制。实施“名校加分校”工程,将埠头初中建设成兴国六中分校,将长冈初中建设成兴国七中分校,同时积极打造提升县城周边学校,稳住生源,减轻县城学校班额压力推进“专递课堂”应用,城乡学校同上一节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坚持德育工作先行,落实“五育并举”工作举措,深入开展研学实践活动,保障学生全面发展。高度重视“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切实减轻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有序推进课后服务工作,常态化开展工作督导。科学划分招生区域和规模,严控违规转学行为大班额比例逐年下降。将优质高中的统招计划按不低于70%的比例均衡分配到初中学校,并逐年提高比例。

坚守教育公平底线。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做好随迁子女就近入学工作。多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三类残疾儿童坚持全接纳原则,实行集中就读、随班就读、送教上门“三条腿”走路。建立健全留守孩管理工作档案,通过搭建“五大平台”、开展“四大活动”,留守孩关爱率达100%。建立完善了学生资助体系,创新实施了“两红人员”关爱工程,2020年共发放各类学生资助金8773.09万元,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建立了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和联控联保机制,形成了“三制一扶四原则”的控辍保学工作机制,2020年全县初中小学辍学率实现了0%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