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服务公开 > 回应关切

兴国生态环境2022年总结及2023年打算

访问量:

2022年以来,兴国县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狠抓工作落实,不断夯实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打污染防治攻坚战,纵深推进美丽兴国建设行动再上新台阶。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重点问题整改取得新进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方面,“春雷”行动开展以来,中央及省环保督察涉及我县整改问题共88个,51个已完成37个达序时进度;转办我县信访件共94件,已解决93件销号93件,1件正在解决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方面,针对小春河黑臭水体直排问题,迅速对沿线开展摸排调研,综合分析根源问题,在治标、治本两方面开展综合治理。先后累计投资5253万元,彻底解决了黑臭水体直排潋江问题。小春河已由昔日污水河转变成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通过整治小春河也实现了反面典型向正面典型突破,整治经验在中国环境APP上刊登。

(二)矿山修复治理开创新局面。有主矿山采用边开采边复绿进行整治;针对辖区内“无主”矿山问题,我县积极探索“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修复新模式,撬动社会资本开展生态修复,将矿山“变废为宝”,打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通过增减挂钩的模式产生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即将工矿废弃建设用地修复成耕地后,腾退建设用地指标在省内流转产生效益,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

(三)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提升。水方面。建立断面水质超标预警机制,逐渐加强超标或风险断面原因分析和污染源管控比如针对水质下降和总磷浓度过高的问题,聘请专家团队对上游污染源、风险源进行全面排查和评估测定流域各区段水质,精准锁定畜禽养殖为主要污染源,并针对溯源结果开展畜禽养殖“百日攻坚”专项整治行动,聘请了市畜牧研究所专业技术团队对全县范围内畜禽养殖场(户)进行摸排,建立了问题清单,一方面对上千家无法实现综合利用或达标排放的养殖场进行了关停,另一方面针对有条件的养殖场制定了“一户一策”整改方案,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或达标排放。今年以来,3个地表水考核断面(睦埠桥断面、兴国横柏村断面、兴国龙升村断面)水质优良、长冈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100%地表水断面水质综合指数同比变好7.3%,排名7,为全省较好湖泊水质大气方面。成立全县大气污染防治作战指挥部,形成多部门联防联控、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通过源头管控、联合执法、日常巡查等方式开展对砖厂、餐饮企业等重点涉气企业、生物质锅炉、挥发性有机物等各类专项治理行动,解决了一大批对空气质量、群众生活影响较大的废气污染问题集中开展了“百日攻坚”夜查专项行动;补齐一批生态环境设施短板,完善更新空气站点设备,全县空气质量持续提升奠定扎实基础截至目前,我县PM2.5年均浓度值为23ug/m3,在全市排名第18,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4.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4.7%,全市排名第11。土壤方面。对全县涉危废企业进行常态化监管和约谈,定期检查企业转运台账、危废暂存点,指导督促企业严格按规定做好危险废物的贮存和处置。制定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成果应用;建立了土壤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制度,动态更新疑似污染地块名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得到有效保障,对第九幼儿园、江茂凤凰城、集福小院等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地块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美丽兴国建设迈出新步伐。聚焦市委“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决策部署,全力推进美丽兴国行动项目建设,2022年我县实施美丽兴国建设行动重点项目共计13个,总投资10.4658亿元,目前13个项目均按时序进度推进(已竣工6个)。

)监管服务质量实现双提升坚持执法服务并重一方面,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今年以来共调解办理各类环境信访投诉355件,办结率100%,满意度99.6%,其中立案查处5家,行政处罚41.7万元;另一方面,开展好企业服务接待日,指导企业落实环保要求,解决企业环保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环评审批流程,今年以来对14个建设项目依法依规进行环评管理豁免,以良好服务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二、2023年工作打算

总体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折不扣执行市局党组的各项决策部署,力争PM2.5年均浓度值控制在23微克每立方米以内甩掉全市排名后三的“帽子”;水质综合指数力争进入全市第一方阵;美丽兴国建设力争进入全市第一方阵;力争省环保督察“回头看”期间不出现大环境问题。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聚合力。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头等大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继续开展“模范股室”、“服务企业接待日”、“优秀党员讲党课”、“股室长讲业务”等活动,大力弘扬“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个个敢担当”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为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是“两条腿”走路促平衡。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充分发挥执法和监测“两条腿”作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行稳致远。执法监管方面,常态换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切实增强行政执法队伍依法履职能力,保持生态环境监管的高压态势;环境监测方面,在20226月重新取得资质认证的基础上将持续强化监测能力建设作为工作重点。①资质扩项。在现有的两大类(废水、噪声)17项分析能力的基础上,计划2023年申请砷、硒、铬(六价)、挥发酚、石油类等项目,形成砷、硒、铬(六价)、挥发酚、石油类等分析能力。②青蓝结对。针对部分干部业务不熟情况,有计划地开展青蓝结对活动,由业务精通的干部与业务相对生疏的干部一帮一结对,手把手传授监测业务。③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开源节流,能力附表范围内尽量自行检测,所有的检测做好原始记录,按照工作需要和相关规程出具检测报告或保留原始记录和数据结果,根据自行检测情况测算所节约的费用(资金来源为生态功能区监测费),按比例奖励监测人员;如确需请第三方检测,一律由技术服务站干部进行采样送检。以此达到“快、准”效果,为精准治污、科学执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三是紧盯工作重点抓落实。持续打好降尘、禁烟、减排、管车、禁燃治油烟”组合拳,聘请专家团队精准治污,夯实空气质量改善成效加快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并保障正常运行,确保生活污水不直排;持续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确保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开展“扫雷”行动,由各乡镇自行排查突出环境问题,建立台账进行整改,同时由县一级拍摄暗访片,对突出问题进行曝光,确保在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前自行排查和整改一批突出环境问题,确保在省环保督察“回头看”期间不出现大环境问题。